(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杨朝清
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家长、中小学教师、红十字会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辅导作业,开设阅读、书法、绘画、篮球、心理健康等课程,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近期,多地启动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活动受到热捧,取得了“把孩子从手机里拉回来”的积极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手机休闲娱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手机原本只是工具,却越来越“反客为主”,让人沉迷。当下,“低头族”随处可见,沉迷手机低龄化现象令人更为忧心。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抱起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仿佛掉进手机里去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出现作息不规律、学习兴趣下降、脾气暴躁甚至焦虑抑郁、叛逆等问题,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究其原因,一些忙于工作或者在外务工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代管,祖辈“隔代寄养”看似省心省力,实际上却难以跨越代际差异以及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鸿沟,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养轻教、施教不当等问题,一些老年人并未认识到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即使认识到了,也无力进行有效约束。对手机“断舍离”需要强大的内心,能够严格自律自制的成年人都只是少数,更何况处于人格塑造期的青少年。在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青少年需要更丰富多彩、有品质的活动来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否则,他们就可能将注意力投向网络虚拟空间,在那里收获所谓的快乐,甚至难以自拔地“机不离手”,废寝忘食地玩网游和刷短视频。
要“把孩子从手机里拉回来”,依靠家庭力量远远不够,更需要社会合力。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活动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他们对手机的注意力,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让青少年向阳而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