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减少药品浪费,要找准症结

光明网   2023-08-23 17:35:56

【阅读提示】非理性家庭备药成药品浪费“重灾区”


(资料图片)

光明网评论员:为防治疾病,许多家庭习惯储备常用药。然而,大多数的药品有保质期,由于一些家庭非理性囤药、备药用药欠科学等原因,导致大批药品“到期即弃”,造成浪费。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科学备药的科普宣教,发布常用家庭药品储备指南,同时探索建立合法、安全的余药共享平台,完善药品回收机制,多方发力,共同防范“小药箱”滋生“大浪费”的风险。

药品浪费现象有多严重?此次报道中,列举了“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网友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等登上热搜的案例。客观说,这两个现象发生在疫情特殊时期,用来反映药品浪费的严重性倒未必合适。但是,正常状况下的药品浪费现象,的确值得注意。

根据广药白云山发布的《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2004-2014)》: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我国每年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浪费达1.5万吨。这个调查数据来自十年前,如果考虑到当前大家的药品“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的药品浪费现象大概率是只增不减。

药品浪费现状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对这个现象,有必要从两个维度来看待。一方面,浪费现象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前社会确实已经告别了基本药品短缺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在家庭备药意识明显提高的当下,一定的药品浪费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确有不少因素在制造不必要的药品浪费。

比如,尽管“以药养医”的畸形状况已有所改善,但现实中,过度开药的现象仍客观存在。像“去正规医院,一个感冒开出近千元的医药费”这类的话题在网络很多。就在今年6月,上海一网友发视频称,女儿感冒去药店配药,拿到单子发现,药店开了14盒药总计824.8元。最终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这类现象在现实中其实很有代表性。换言之,未必是大家偏好浪费,不在乎多花钱。而是普遍存在的过度开药现象,不仅增加了药品浪费的几率,也加重了患者的医药负担。

还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迅速扩张的药品零售行业,也放大了药品浪费现象。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药品促销之风非常流行。“买5得6”“买4得5”之类的药品促销活动具有相当普遍性。如2021年11月,江苏无锡锡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就发文通报,辖区内某药店以“买药赠药”形式销售甲类非处方药,被给予行政处罚;2018年6月,安徽巢湖市一药店在店内摆放“肠炎宁片(甲类非处方药),买三赠四”标牌,涉嫌违规“买药赠药”,被监管部门下令整改。

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但是现实中,有违规之嫌的药品促销行为明显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而销售环节将药品当作普通商品促销,这种随意性不仅增加了浪费可能,也影响了消费者对药品的科学认知。可以说,这也是当前药品市场监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当然,医院医生的过度开药、药品零售的过度售药,这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医药体制机制未能理顺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近段时间,医药行业整顿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希望它也能为遏制过度开药、售药,从而减少药品浪费和民众的医药负担带来积极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铁路暑运数据新高,意味着什么

来源:光明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