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财政局:电信诈骗花样多 警惕“指尖风险”

华声在线   2023-06-21 12:08:30


(资料图)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陈志光)随着现代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获得便利的生活服务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然而,互联网同样也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大网”,遍布着各种各样的“陷阱”和“套路”。特别是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段不断发生变化,既有网络社交、信贷诈骗等传统“套路”,也不乏利用电商、网游等平台实施刷单返利、婚恋交友、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等新手段层出不穷,防范难度持续增强。有的网友也曾在网上被各种花哨的噱头、刺激的感官享受所诱惑,一旦上当,不仅是带来财产的损失,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甚至酿成生命悲剧。

打着网络投资幌子的互联网诈骗一直是网络诈骗中的重要方面。犯罪分子首先抛出诱饵,请君入瓮,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加受害人好友,或者在公众号、微博、抖音、知乎等网络平台发帖、投广告,通过“理财专家”“炒股专家”“金牌讲师”“高额回报”等字眼诱惑受害者,随后拉人进群,组织“水军”在群里扮演投资者,晒出收益情况误导受害人。紧接着,拉人入局,取得信任,犯罪分子在群聊中通过直播教程、导师指导等方法对受害人进行洗脑,通过高收益投资项目、稳赚不赔等幌子让受害人产生兴趣,向受害人发送链接或二维码下载虚假投资平台APP,等受害人成功上钩下载APP后,先抛以小利,从而取得受害人信任。税后,诱导加码,利用手头上有“内部消息”“大行情”等虚假消息,诱导他们加大投资额度。因为前期尝到了甜头,不少受害者便信以为真,在诈骗分子的利诱下,进行大额投资后,骗子以“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拒绝受害人提现。紧接着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现心理,诱导受害人继续投钱,直至受害人意识到问题,血本无归。

近年来,利用网络游戏对防范意识薄弱的青年网友,特别是学生群体实施诈骗,也成高发态势。某地学生小于看着好友的游戏装备和皮肤十分羡慕。一天,小于在某游戏群里,看到有人发布游戏低价充值的广告。他信以为真,点击广告链接并添加了网站客服。客服发给小于一系列充值赠送的优惠套餐,小于先后充值2600多元。然而,游戏还没玩,他发现客服联系不上了,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还有的不法分子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为名,诱使玩家登录钓鱼网站、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玩家的银行卡信息,并以各种理由让其支付相关费用,或者直接转走银行卡内钱财。

网上一份《2022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网络诈骗人均财产损失创下五年来新高。与此同时,“00后”正成为网络诈骗的新目标,网龄较短的青少年受害者数量迅速增加。无论是从经济损失数额,还是从受害群体范围来看,网络诈骗潜滋暗长的态势,都值得警惕。

可以说,网络诈骗污损了网络生态,侵蚀了社会诚信土壤,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阴霾。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以凌厉手段集中整治网络诈骗行为,已成为社会共识。

其实,再高明的网上“陷阱”,无非都是利用人性弱点。没有节制的欲望,往往会让部分人在不良交友、网络赌博、借贷陷阱中放纵自我、迷失方向。

如同杀人不能怪刀,网络上种种“陷阱”,问题并不在于使用网络的本身,而在于相关单位管理松懈以及个人纪律意识的淡漠和网络素养的缺失。包括网上赌博在内,很多常见的“陷阱”,本质上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然而总有人胸怀歧念、心存侥幸,不愿错过天上掉下的馅饼,认为自己是不会被砸死的那一个。

人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面对诱惑。在未来纷繁的网络世界,广大网友和青年干部将会遇到更多、更大的诱惑,只有守住“本心”,筑牢思想认识“防线”,增强懂网用网的知识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开这些陷阱。请牢记——勿起贪念,勿存侥幸,勿考验人性,勿挑战法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