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闲暇时,读到古典文学专家、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所写的《好诗不厌百回读》,受益匪浅。这是“大家小书”丛书的一本,作者是大家,写出小书让大家看,其实是积极做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与普及性工作。
袁行霈在书中主要解析一些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性,介绍这些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反映作者当时的心境,娓娓道来,有滋有味,而且每篇篇幅不长,文字通俗。他从诗经、乐府讲起,再谈及唐诗、宋词,几乎一句、一字解说,综合分析,让人如身历其境,很有一种艺术享受。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里的洛城指河南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在介绍背景之后,袁教授阐述对诗的解析: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作者闻笛的感受。这笛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不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何人不起故园情”,袁教授分析这里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么?这个反问,道出了诗歌主题:热爱家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袁行霈又举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认为,这首诗很美,尤其中间四句,晓梦蝴蝶、春心杜鹃、海月珠泪、暖日玉烟,四个复合意象都用大自然中壮美景象构成,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此情可待成追忆”,点出自己的一段往事与感情纠葛,至此,对全诗的理解只能由读者自己去完成,若予再多的考证和引申,反显多余。
吟诵赏析古典诗词是需要训练的,即多读、多看、多想、多思。具体方法,袁教授认为,首先要从字、词、句入手,先弄懂作品的字句,遇到典故,要了解它的出处、原意,以及它在这首诗中的意义,有了这个基础,再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体会,不要满足于了解大意,有时还需要点“咬文嚼字”的劲头,每每读出新意,产生新悟。倘若整首诗难以整体消化,不妨进行分解,一块一块地研究,然后再综合归纳。如何分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意脉、分层次,把各段的主次分清,再联络各段,这样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培养兴趣,在这个过程中,相遇好诗,吟诵好诗,赏析好诗,使人从内质上脱俗气、涤浮气、去匠气,从中悟道、悟理、悟美。
回望书名《好诗不厌百回读》,妙就妙在“百回读”,这个百回并非百次,而是经常、长久、始终,百回读也不是死读,而是要不断琢磨,不断领悟,既要得诗人之用心,也要有自己的体会,诚如元好问所说:“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这是吟诵赏析古典诗词的经验之谈。(管志华)